近期,德清发展和改革局就《关于积极努力争取将“德清站”更名为“杭州北站·德清”的建议》进行了答复。

(http://www.deqing.gov.cn/hzgov/front/s171/zfxxgk/jytabl/20250702/i4063889.html)
答复主要内容:
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,杭州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日益紧密。德清站作为杭州都市圈北翼重要交通枢纽,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优势,其名称的优化调整对于更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、推进杭州都市圈深化合作、提升都市圈整体形象、方便旅客辨识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更名的必要性分析
(一)有利于优化杭州铁路枢纽规划修编
根据当前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的变化,以及坚持适度超前的规划原则,即将开启新一轮杭州铁路枢纽规划编制工作。
当前,杭州已构建了包含杭州东站、杭州南站及杭州西站在内的全方位客运网络体系,然而,既有的杭州北站长期以来仅作为货运站运营,未纳入客运体系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交通规划的整体性和完整性。将德清站更名为杭州北(德清)站,可更好的支持和完善杭州铁路枢纽规划新一轮修编,有利于杭州区域枢纽整体优化,提升杭州枢纽的综合服务水平和枢纽总开行对数。
(二)有利于提升杭州铁路枢纽整体能力
经深入分析,杭州铁路枢纽现状如下。一是当前沪杭高铁运输能力接近饱和,运输能力使用已超过90%,沪杭高铁分流刻不容缓。二是后续建设的沪乍杭高铁、宁杭二通道、苏杭城际将从杭州北部区域汇入,而杭州北部区域缺乏铁路枢纽型车站进行线路的互联与整合。三是现有杭州东、杭州西两大枢纽,无直达的高铁线路相互联通,无法实现调车、车次换调等资源互补操作。
针对上述现状,德清站凭借显著的区位优势和充足的空间优势,能够进行有效解决。一是开通的沪苏湖铁路始发上海虹桥,经德清站至杭州西,德清站作为沪苏湖高铁往杭州方向的重要节点枢纽,承担杭州都市圈北部区域部分客流,可对沪杭间客流起到分流作用。目前德清站往返上海方向开行列车14列,最大日均发送量将突破万人次。通过更名,德清站将会更好的服务杭州都市服务圈北部区域,打造杭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生动样本。二是德清站可以利用站场周边空间,通过合理的站场改造,建设整备场及联络线,联通宁杭、湖杭线,实现杭州东、杭州西两大枢纽间的调车功能,(杭州东到杭州西调车,如走杭州南,还需途经富阳站和富阳西站,列车走行距离107公里,走行距离长且途经车站多,但从杭州东到杭州西,往北走德清站,列车走行距离仅65公里),并为后续新建线路接入预留空间,支持杭州市铁路枢纽整体功能提升和线路优化。
(三)有利于促进两地同城深化发展
在德清“接沪融杭”发展战略指引下,杭德同城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。随着浙工大德清校区、浙大儿院莫干山院区、学军中学浙工大附属学校等一批省级优质资源不断落户德清,使得大量人流在德清与周边城市之间频繁往来。目前,杭州与湖州德清之间交通联系总量已突破日均10万人次大关。德清站现有开行列车56列,2024年高铁发送量138.8万人,最大日均发送量突破8500人次,并且近50%客流为杭州方向。此外,近年来德清在地理信息、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发展迅速,联合国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德清,积极为国际社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,“裸心谷”、“裸心堡”等国际乡村旅游品牌深受上海、杭州等地市民的熟知与喜爱。通过更名,有利于扩大杭州都市圈北部版图,深化杭德同城化发展,实现杭州德清两地的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助力杭州都市圈向更高层次迈进。

(德清高铁站改扩建效果图)
二、更名的可行性分析
1.德清站更名的配套工程。随着沪苏湖高铁开通,以及杭德市域铁路(终点德清站)建设推进,德清站即将启动高铁场站的改扩建工作,扩大站房面积、优化乘车流线,以适应沪苏湖高铁带来的新增客流。同时,德清也在积极谋划杭德市域铁路延伸线,接驳杭州地铁9号线工程(从德清站到9号线终点站塘栖站),使杭州地铁9号、10号线在德清高铁站实现互通,最终实现德清与杭州中心城区的快速联通。
2.德清站更名的申报路径。国内已有站房更名的相关案例,现阶段主要遵循国铁集团印发的《铁路线路、车站、桥渡隧名称管理办法》(铁发改〔2020〕196号)中的相关规定。具体车站更名,需由车站所在县级地方政府提出更名建议方案及其他申报材料,征得上级地方政府同意,并与上海铁路局达成一致意见后,由上海铁路局报国铁集团审批批准后实施。
来源:南太湖德清房产
原标题:建议“德清站”更名为“杭州北站·德清”?官方回复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