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0日,德清县农业农村局 德清县财政局发布关于下达德清县第十三批(2025年)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一般村建设计划的通知。

(http://www.deqing.gov.cn/hzgov/front/s194/zfxxgk/fggw/bmwj/20250520/i4046102.html)
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上杨村,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建设。

据上杨村历史文化(传统)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实施方案(2025年度),项目具体内容如下:
●项目村概况
上杨村位于杭嘉湖平原中部,德清县下渚湖街道南端,属古防风氏国南疆,与良渚文化接壤,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底蕴。地形属丘陵半山区,村区域面积8.3平方公里,其中水田1100亩、山林8850余亩。辖5个村民小组,农户417户,户籍人口1590人,有党员62名,党支部2个。村班子成员6名,办公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,集中办公场地100平方米。
2024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420万元,其中经营性收入273万元;年度可支配收入407万元,农民人均收入5.78万元,负债370万元。
上杨村历史古迹和名人轶事众多,升玄观、资福禅寺、望仙桥、登云桥等归功于南宋战将杨存中的修建和开发,另有仙人碑、棋盘石、龙碑、虎碑等遗迹,禺山和计筹山(已有2380多年历史)两山矗立,一条禺溪穿村而过。村内有16处明代以前、1处清代古建筑,其中古牌坊1座、古桥9座、古道2条、古塔1座、古寺庙4座,这些古建筑、古桥等承载着上杨村的历史记忆,是村庄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,也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资源。上杨村围绕村内古越计筹山、南宋杨家将两条人文历史文化轴线,整合现有古桥、古树、古道等资源,形成了以自然景观为基础,人文景观为特色的布局;整体空间上,村庄沿禺溪两岸展开,建筑分布错落有致,形成了以溪流为轴线,向两侧山体延伸的空间格局。村庄内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上杨景区、天际森谷山野度假区等多个旅游景点,与村民居住区相互融合,实现产村融合发展。
●投资必要性分析
1、有利于厚植文化底蕴丰富旅游资源短板。计筹山历史文化脉络多元,涵盖良渚文化、防风文化、春秋越文化以及道教文化。从计然隐居、范蠡学艺,到赵孟頫、姜夔等文人留下的文化印记,形成了极具价值的文化体系。对其进行修复与保护利用,能填补德清文化旅游在历史文化深度体验方面的短板,与莫干山的自然风光、下渚湖的生态景观、新市古镇的民俗风情相互补充,构建起“自然景观+历史文化”融合的全域旅游新形态,提升德清在文化旅游领域的独特魅力与影响力。
2、有利于优化旅游布局促进协同发展。下渚湖片区当前旅游项目以湿地观光和休闲体验为主,文化体验项目相对匮乏。通过加大对计筹山的保护利用,引入文化体验、历史探秘等丰富内容,可以与周边天际森谷、下渚湖湿地公园等景区联动,构建起集文化、生态、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旅游结构,推动区域内旅游资源整合,提升片区旅游竞争力,促进德清全域旅游的发展合力。
3、有利于推动产业融合激发经济活力。加强计筹山文旅保护利用,推动产业融合,激发经济活力,促进强村富民。一方面,带动周边乡村基础设施升级,促进特色民宿发展,助力农产品销售,为村民提供经营、务工等多元增收渠道。另一方面,开发主题文创产品、融合特色民宿,推动“旅游+文化+农业+康养”机制创新,培育经济新增长点。此外,计筹山与下渚湖联动,整合周边资源,打造跨景区旅游线路,带动餐饮、住宿等产业协同发展,推动经济全面发展,助推乡村振兴与村民富裕。
●建设项目
1、古道修复与改造:计筹山古道修复与改造520米,宽度3米,老石板铺装,原有水渠修复590米,新建挡墙280米,同时增添沿线休息坐凳、导视、路灯等设施;
2、道路工程:升玄观-太师坟串联,新建道路600米,路基6米,沥青铺装宽度5米,景观车辆接驳、车辆停放,配套生态停车场;
3、景观节点提升:(1)白云洞天:南宋词人“姜夔”隐居地,恢复建设白云洞、新建词赋展示亭等,规划面积5亩;(2)子昂碑:元朝赵孟頫石刻碑文、县文保单位“子昂碑”节点提升,文物保护,新建赵孟頫书法展示碑林,规划面积3亩;(3)棋盘石:棋盘石节点提升,建设传说故事宣传亭一座,配套游客休闲娱乐的棋牌石桌石凳等设施,规划面积2亩。
●分年度建设内容
2025年度:1、古道修复与改造:完成政策处理、设计、招投标,开工建设,基本完成计筹山古道修复与改造520米,宽度3米,老石板铺装,原有水渠修复590米,新建挡墙280米,同时增添沿线休息坐凳、导视、路灯等设施;2、道路工程:完成政策处理、初步完成道路雏形。
2026年度:1、道路工程:升玄观-太师坟串联,完成设计、招投标,基本完成新建道路600米,路基6米,沥青铺装宽度5米,生态停车场建设;2、景观节点提升:完成白云洞天、子昂碑、棋盘石三个景观节点设计、招投标工作,基本完成三个景观节点提升建设内容。
2027年度:各项建设项目全部收尾、完工。
●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环节
1、古道修复与改造:计筹山古道修复与改造520米,宽度3米,老石板铺装,原有水渠修复590米,新建挡墙280米,同时增添沿线休息坐凳、导视、路灯等设施,预计投入120万元,申请省级资金53万元,村自筹67万元。
2、道路工程:升玄观-太师坟串联,新建道路600米,路基6米,沥青铺装宽度5米,景观车辆接驳、车辆停放,配套生态停车场,预计投入80万元,村自筹30万元,其他投入50万元。
3、景观节点提升:南宋词人“姜夔”隐居地,恢复建设白云洞、新建词赋展示亭等,规划面积5亩;元朝赵孟頫石刻碑文、县文保单位“子昂碑”节点提升,文物保护,新建赵孟頫书法展示碑林,规划面积3亩;棋盘石节点提升,建设传说故事宣传亭一座,配套游客休闲娱乐的棋牌石桌石凳等设施,规划面积2亩。预计总投入160万元,村自筹60万元,其他投入100万元。
●社会效益分析
1、经济效益:发展文化经济是激活古村落历史文化价值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。通过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相嫁接,深入挖掘古村落历史文化内涵,精准提炼出属于古村落自身特有的文化品牌并开发相应的文创、农文旅等产业业态,实现文化和经济的相互融合,有效培育乡村经济内生动力。
2、社会效益:保护好、利用好古村落,不仅对赓续文脉、传承文化起到重要作用,而且对促进城乡融合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发展文化经济,可以为古村落注入新的活力,增强乡村自身造血机能,创造更多类型就业岗位,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赴乡创业。
3、文化传承:古村落的文化景观塑造是打造具有特色的“乡村会客厅”的关键。在深入挖掘古村落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,精准定位古村落的文化品牌,为乡村文化产品、文旅产业提供文化附加值。
通知全文:
http://www.deqing.gov.cn/hzgov/front/s194/zfxxgk/fggw/bmwj/20250520/i4046102.html
来源:南太湖德清房产
原标题:德清这个地方,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