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随手拍# 好奇怪,放入金鱼缸一只虾,今天脱了壳,第一次看到呢,分享给大家!
☞延伸阅读
虾属于甲壳类动物,其外骨骼(外壳)不会随身体生长而扩展,因此需要通过周期性蜕壳(脱壳)来完成生长发育。以下是关于虾蜕壳的关键信息:
1. 蜕壳的生物学意义
蜕壳是虾生长、发育和修复损伤的必要过程。每次蜕壳后,虾的体型会增大,并形成新的外壳。若蜕壳失败(蜕壳不遂),会导致虾体虚弱甚至死亡,严重影响养殖效益。
2. 蜕壳频率与阶段
不同生长阶段的蜕壳间隔差异较大:
幼体阶段:小龙虾每2-4天蜕壳1次,幼体经3次蜕壳后进入幼虾阶段。
幼虾阶段:蜕壳频率降低至5-8天1次。
成虾阶段:蜕壳间隔进一步延长至8-15天1次,性成熟个体每年蜕壳约1-2次。
从幼体到成虾,小龙虾需经历11-12次蜕壳,其他虾类(如对虾)也有类似周期性蜕壳行为。
3. 蜕壳行为特征
隐蔽性:虾蜕壳时会躲藏于池塘底部、水草或洞穴中,以减少因新壳未硬化时被捕食的风险。
脆弱期:新壳硬化需12-24小时,此阶段虾活动能力弱、易患病。
环境需求:水质(pH 7.5-8.5、溶氧≥5mg/L)、温度(28-30℃)及矿物质(钙、镁等)的稳定对顺利蜕壳至关重要。
4. 异常蜕壳类型
除正常生长蜕壳外,还可能因 水质突变(如重金属污染)或 营养缺乏(如钙不足)引发应激性蜕壳或蜕壳不遂。
来源:百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