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有好天气

4月6日08:49来自Android客户端浙江

楼主

“德清好人”名单公示,戴凌艳等10人上榜!有你认识的吗

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,进一步推动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的选树工作,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,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、争做好人,在全县组织开展“德清好人”选树活动。经过推荐申报、选树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初审、活动组委会成员初评,目前评选出了10例2025年第一季度“德清好人”候选对象,现予以公示。
公示期从2025年4月3日起至4月10日止。公示期间,各单位和个人对上述人选在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、遵纪守法等方面如有意见,请致电至县文明办,电话: 0572-8120700。

入选的都有谁?
一起来看!
01

敬业奉献,戴凌艳戴凌艳,女,1983年10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桐庐,现居武康街道,湖州市技师学院高级讲师。扎根机械专业教学工作18余年,主持参与8项省级及以上课题研究,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及获奖,参与编写国家级教材3本。在全省率先开展3D打印技术教学,利用3D打印技术自制教具,弥补传统教学短板。组建竞赛团队,指导学生在全国“增材制造”相关赛项技能比赛中获全国二等奖2次,省级及以上技能比赛获奖6次。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攻关项目,设计新产品“SC芯适配器组装”自动化设备以及自动送料生产线改造项目,为企业创造了20万元的经济效益。荣获全国技术能手、浙江工匠等荣誉。

02

敬业奉献,吕建良吕建良,男,1973年7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德清,现居武康街道,杭州铁路公安处德清站派出所副所长。1993年开始扎根德清铁路治安管理工作,32年如一日,把自己“钉”在铁轨旁。参与德清县境内第一条高速铁路(宁杭客运专线)建设安保工作,驱车5万余公里,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安全隐患350余处,破获涉在建高铁盗窃案40余起,打造宁杭高铁安防设施建设“样板工程”。总结提炼“三进三查三防”线路治安管理工作法,建立“传统+科技”防控体系,积极协调路地部门在普速线路两侧加装防护栅栏40余公里,在车站站台加装防入侵系统10套,沿线加装视频监控126处,督促整改线路安全隐患348处,实现了高铁德清段自2013年开通以来治安案事件的“零发生”。荣获上海铁路公安局个人三等功、“高铁卫士”和杭州铁路公安处“十佳线路民警”等荣誉,其事迹被中新网、民主与法制网等媒体报道。

03

敬业奉献,沈海斌沈海斌,男,1983年8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吴兴,现居武康街道,德清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副主任。从警16年来,他始终坚守在公安刑侦法医一线,参与重特大案件的勘验、鉴定,累计处理各类案事件达3500余起,无一差错。作为德清县公安局沈海斌数字影像工作室负责人,牵头建成全省首个“虚拟解剖”实验室,创新建立新的公民非正常死亡处置机制,创新打造多跨协同的“现代数字化遗体处置的德清模式”,并在核心期刊发表11篇论文。同时他心系群众,助力团圆行动,辗转全国多省市,查找回历年失踪人员50余人,找回率达到99.94%。荣获个人嘉奖3次,获评“2024年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州实践先进个人”及全市公安机关四星民警,其事迹被央视、人民日报、新华社等媒体关注报道。

04

敬业奉献,宣浩宇宣浩宇,男,1973年1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德清,现居武康街道,德清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。扎根临床一线近30年,2023年9月赴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开展为期18个月的医疗援助。克服语言、环境等困难,在当地首推急性心梗静脉溶栓技术,通过培训及演练,将救治时间窗缩短至30分钟内,开展CRRT(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)降低重症死亡率,推广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、超声引导穿刺等新技术,填补当地急诊技术空白。积极投身公益,组织义诊及科普讲座10余场,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;培训基层医务人员10余次,传授临床经验。2024年完成小金县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课程并获得CDGTI认证,同年12月,作为专家参与阿坝州三甲医院复评工作,获州卫健委高度认可。荣获德清县卫生系统救灾防病先进个人、小金县人民医院先进个人等荣誉。

05

孝老爱亲,方惠萍方惠萍,女,1959年10月出生,群众,籍贯浙江德清,现居莫干山镇,莫干山镇后坞村村民。27年前,方惠萍的丈夫因意外导致脊柱重伤,失去行动能力。为给丈夫治病,她四处奔波,即便医生宣告康复渺茫,仍未放弃。为了丈夫关节的健康,她坚持住二楼,每日背着140多斤的丈夫上楼,起初艰难无比,但她咬牙坚持。面对丈夫因病情未好转而产生的暴躁脾气,她选择理解与包容,深知丈夫的不易。还清债务后,为排解丈夫的烦闷,她在老街开店,即便斜坡成了难题,每天仍坚持背丈夫上下坡。方惠萍用爱与坚韧,撑起了家庭,陪伴丈夫,诠释着平凡生活中的伟大。

06

孝老爱亲,陆丽芳陆丽芳,女,1963年11月出生,群众,籍贯浙江德清,现居洛舍镇,洛舍镇三家村村民。2015年,陆丽芳的婆婆褚林珠因多次意外摔跤导致瘫痪在床,生活无法自理,陆丽芳没有丝毫犹豫,她挑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。十年来,陆丽芳没有睡过一个整觉,每天夜里,定时起床为婆婆翻身、换尿布、喂水,确保婆婆的舒适。为了能及时照顾婆婆,她大多时候只能在婆婆房间隔壁的客厅凑合躺一会儿。褚林珠的饮食需要特别照料,她每天精心准备流食,一勺一勺地喂给婆婆。为了防止婆婆生褥疮,她每天都要为婆婆擦洗身体,按摩四肢。十年如一日,陆丽芳的细心照料让褚林珠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。

07

助人为乐,嵇荣璋嵇荣璋,男,1956年2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德清,现居新安镇,德清县雨花素食公益推广中心负责人。2012年,开办雨花斋敬老助老免费餐厅,专为周边孤寡老人提供免费用餐服务,14年来,他自掏腰包80余万元,累计服务用餐人数超40万人次。牵头成立了一支40余人的志愿服务团队,开展助老爱老志愿服务,解决周边老人用餐问题。2024年,在新安镇孙家桥村开办第二家雨花斋敬老助老免费餐厅,每天免费提供用餐160余份。获评浙江省第七届慈善奖,其事迹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。

08

助人为乐,刘明华刘明华,男,1972年12月出生,群众,籍贯浙江德清,现居康乾街道,德清县民间设奖协会副会长,县级文化特派员。2014年,他自筹资金设立“乡土文化贡献奖”,累计颁发奖金6万元,扶持多个非遗传承项目,奖励60名民间草根文化传承者。他积极参与公益捐赠,向地震灾区捐款10000元,捐赠防疫宣传横幅200条,资助贫困学生4名。2024年5月,他积极担任县级文化特派员,主动承担雷甸镇志编纂工作,带领团队走访了30多位乡贤,整理史料60万余字;他创新打造水产社区文化创意中心,推出"枇杷仙子"IP形象,线上线下联动推广枇杷文化;他深入挖掘"连家渔船"民俗与非遗珍珠工艺,有效促进文旅融合,激发乡村文化活力。

09

助人为乐,沈炳荣沈炳荣,男,1955年10月出生,群众,籍贯浙江德清,现居禹越镇,余杭亭址物美超市门卫。他的家庭饱经风雨:女儿言语四级残疾,妻子患病无劳动能力,全家每月收入仅2000余元,但他的公益热情从未熄灭。连续6年,他平均每年通过红十字会捐出600元左右,帮助困难群体。新冠疫情时,主动捐出1万元积蓄,还拿出微薄的存款高价购买口罩,捐赠给工作人员和村民。每年春节,他自掏腰包为村里的困难老人和孩子送上钱和物资。在钱塘村推行“轮值自管”新模式时,他第一个报名,带着家人积极参与,挨家挨户宣传,用实际行动和真诚打动村民,让超过三分之二的村民踊跃加入。

10

助人为乐,王心二王心二,女,1984年4月出生,布依族,群众,籍贯贵州安顺,现居阜溪街道,浙江中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厂长。来德清二十余年,她致力于帮助少数民族和新居民群众实现精神融入和文化认同。她建议设立全国首个“新居民节”,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,让新居民群众在“第二故乡”安心扎根。她担任阜溪民族艺术团舞蹈队队长,吸纳少数民族文艺骨干参与亚运火炬传递、新居民节等30余场民族演出活动,用文艺的力量凝聚辖区37个民族5500多位少数民族群众,助力街道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。她热心公益事业,开展关爱“小候鸟”、平安巡逻等活动百余场次,积极参与“老王工作室”调解行动10余次。在她的影响下,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和新居民从城市发展的“旁观者”转变为社会治理的“参与者”。

向好人学习,为好人点赞!
-END-来源:文明德清、德清发布

浏览量:2563 [删除]
5 分享到
分享
评论
发帖客服举报APP下载回顶部

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

第一时间知晓本地新鲜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