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日来,
德清大雨、小雨不断,
再加上高温,
山林中、树底下、草地里
冒出了不少可爱的“小脑袋”
它们就是
👇
野生蘑菇
小布在千秋广场周边的草地上,
看到很多野生蘑菇,
粗略数了一下有三四个品种。
各种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,
万一误食有毒蘑菇,
将引发食物中毒!
小布必须提醒大家
野生蘑菇不能乱采!乱吃!
每年全国各地
都有因误食野蘑菇
而中毒的事件发生。
▲微博上有关采食野生蘑菇中毒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。
浙江省疾控中心
曾发布浙江省常见毒蘑菇类型
不是专业人士还真容易搞错
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?
诀窍就是
不轻信、不采食
不购买、不加工!
不轻信。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。
不采食。在户外不要因为好奇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、野生植物等。
不购买。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,也不能放松警惕,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,不要轻易购买。
不加工。禁止集体聚餐,餐饮服务,民俗旅游等单位自采、加工、食用野生蘑菇,确保公众饮食安全。
以下是蘑菇中毒时
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症状
如误食毒蘑菇后出现不适
请立即拨打120
前往就近医院接受专业治疗
肠胃炎症状
1
潜伏期0.5—6小时。表现为: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头晕、头痛,可伴有水、电解质的失衡与周围循环衰竭。
神经精神症状
2
潜伏期1—6小时,主要有头晕、矮小幻觉、幻视,部分病例有迫害妄想,甚者呼吸抑制、昏迷;尚有多汗、流涎、流泪、脉缓、瞳孔缩小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。
溶血症状
3
潜伏期6—12小时。表现除肠胃炎症状外,主要有畏寒、战栗、发热、急性贫血、腰腹痛、黄疸、解酱油色尿等严重症状,可有肝脾肿大、红细胞、血色素下降、总胆红素和脂溶性胆红素升高。
脏器损害
4
潜伏期6—72小时,多在24小时内发病。中毒后1—5日(平均2—3日)出现以肝、肾、脑、心为主的内脏损害,以肝为甚,表现为肝区痛胀,肝肿大、黄疸、转氨酶升高,肝功能改变,可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,肝缩小、黄疸加深、烦躁、意识模糊,甚至肝昏迷。肾脏、心脏可同时受累,发生功能衰竭、心律失常。
呼吸与循环衰竭
5
中毒潜伏期20分钟至1小时,最长达24小时。以中毒性心肌炎,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,但无昏迷,无副交感神经兴奋症,肝功能正常。发病初有呕吐或腹痛,头晕或全身酸痛发麻、抽搐等。
光过敏性皮炎
6
中毒潜伏期为1—2天。如胶螺菌的毒素含有光过敏物质叶咻类物质,食用后人体受日光照射出现皮炎、红肿刺痛感。
来源:德清发布综合